来源:广元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
为落实省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数据要素×”重点工作方案(2025—2026年)》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据高水平应用,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特制定本方案。
一、数据要素×工业制造
(一)持续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开展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试点示范,以“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为重点,聚焦铝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食品饮料、机械电子、能源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工厂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和标杆项目。(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实施“人工智能+工业制造”行动。依托四川省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产品应用,围绕机器视觉缺陷检测、智能决策、智慧物流等打造一批标杆项目,推广数字机器人等典型应用场景。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以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提升企业研发能力。(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市科技局)
(三)深化工业数据应用。持续推进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推动企业数据管理标准化、系统化。聚焦“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择优筛选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开展产品主数据标准试点,形成一批典型案例。(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四)提高制造业协同制造水平。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铝行业节点,推动铝产业从销售、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实现铝行业标识产品互联互认,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数据要素×现代农业
(五)持续加强智慧农业建设。依托省级数字农业试点县加大涉农数据资源整合力度,推进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引领区,培育一批高水平智慧农(牧、渔)场,打造更多以数据和模型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数智化场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六)提升农产品追溯管理能力。结合广元粮油、茶叶、生猪等特色优势产业,遴选一批企业开展农产品追溯优品登录和产地追溯信息验证。有序推进农业农村与市场监管部门溯源平台对接,逐步实现更多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程信息化追溯管理。(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七)推进农业数据融通利用。构建一体化数据采集机制,制定相关数据采集规范,做好系统接口预留,推动数据归集畅通。依托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农村相关业务信息平台数据对接。(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数据要素×商贸流通
(八)打造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全力争创“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发展电商直播,丰富“村播、田播、山播、仓播、厂播、店播”全链条直播生态。引导嘉陵、金橄榄等核心商圈智慧升级,推进数字化运营、沉浸式体验、精准化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九)夯实数字贸易基础。支持皇泽寺、剑门关等景区开发数字文创产品(NFT)、VR线上体验项目。联合阿里国际站、亚马逊等平台,举办跨境电商专题培训,指导有外贸意向的企业入驻平台、开设首店、孵化首单,培育本地跨境电商应用企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十)推动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聚焦连锁超市、大宗商品贸易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化、协同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四、数据要素×交通运输
(十一)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国省干线智能运行网和G5京昆示范通道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深度融入四川“大蜀道”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与感知设备部署。系统梳理全市交通运输数据资源,编制形成《广元市交通运输数据资源目录》,明确数据清单、属性与共享范围。围绕公众出行、路网管理、安全应急等需求,形成具有广元特色的示范性交通数据产品。(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十二)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加强与四川省多式联运数智平台数据对接工作,建成水上物流信息化平台,将川陕甘多式联运智慧服务平台建成辐射川陕甘区域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降低区域物流成本为核心,推动本地物流园区、重点物流企业、工业制造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间数据互联互通。重点围绕公铁联运、农产品供应链、制造业物流等特色领域,推动打造物流数据集成应用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广元国际铁路港管委会)
五、数据要素×金融服务
(十三)持续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优化风险识别、授信评估等模型。将符合条件的中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扩大征信系统覆盖面,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责任单位:人民银行广元市分行)
(十四)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增信功能。优化升级“信用中国”(四川广元)网站、公共信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信用评价系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系统,进一步释放数据效能,增强信用平台数据支撑能力,拓展信用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六、数据要素×科技创新
(十五)推动科学数据有序开放共享。鼓励企业围绕智能制造、机械电子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支持智能四足机器人多模态感知与自主决策技术研究,推动开展基于国产算力的端侧一体化推理平台研究及应用。深化科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不断提升科技数据资源应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十六)以科学数据支持大模型开发。组织实施人工智能相关科技计划项目,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鼓励企业牵头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数据集,支持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和训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
七、数据要素×文化旅游
(十七)探索构建“智慧文旅大脑”。逐步建立文旅公共服务、产业运行监测、行业安全管理、品牌宣传推广等文旅数据融合分析模型,实现数据为决策、监管、服务、产业赋能。(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十八)开发文旅行业大模型应用。开展文旅行业大模型应用型研究,推出智慧伴游、行程定制、智能咨讯、数实融合等新业态新产品。探索高质量文旅数据集建设模式,推动文旅政务数据、用户行为数据、企业经营数据整合。(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八、数据要素×医疗健康
(十九)推动医疗数据共享。推动电子病历、妇幼健康、慢病管理等数据的整合与规范,实现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跨机构、跨区域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调阅。(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二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依托省健康档案云平台系统,建立覆盖全市的卫生健康数据采集、治理、共享、服务体系,探索基于数据驱动的职业病监测、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服务和医疗服务能力质量评价等创新服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二十一)推动智慧医保建设。加强医保数据的归集治理和开发利用,探索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服务参保人建库管理,促进医药技术创新发展。持续将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稳妥有序推进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围工作。(责任单位:市医保局)
(二十二)挖掘中医药行业数据价值。推进广元市中医院“互联网+”数字中医医院建设,探索一批大模型应用场景,提升中医医院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九、数据要素×应急管理
(二十三)提升应急协调共享能力。配合省应急管理厅做好多源数据汇聚整合,开展森林火险因子监测和高点视频监控建设,推进应急数据省、市、县三级共享共用,提高应急系统联动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二十四)提升环境预警应急能力。充分利用舆情收集、信访诉求、环境监测等方式强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的收集研判,为环境应急风险前期处置提供问题线索,不断提升环境预警应急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十、数据要素×气象服务
(二十五)深化气象数据应用。配合省级部门完成干旱风险评估方法和区划图谱,充分应用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模型和应用服务产品,提升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的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二十六)支持新能源企业降本增效。气象部门、电力部门协同联动,基于电力负荷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数据等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气象保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
(二十七)创新气象数据产品服务。做好气象数据产品服务,探索区域级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研发,依托四川气象数据流通安全监管平台,开展数据产品应用交易,规范高价值数据流通。(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十一、数据要素×城市治理
(二十八)开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持续推进“1+5+N+2”广元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赋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服务“一网共治”。积极谋划广元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升基础技术、试验设备、典型场景等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
(二十九)持续推进“新城建”建设。实施广元市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覆盖广元市东坝街道、雪峰街道、万缘街道等7个街道,通过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平台,构建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窖井五大专项场景,建设生命线监测预警中心,实现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风险预警。(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三十)深化实景三维数据应用。完成市中心城区138平方公里的实景三维建设,同步开发实景三维数据库管理在线应用、服务共享管理、运维监管三大模块。深化实景三维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辅助决策、三维地籍调查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十二、数据要素×绿色低碳
(三十一)强化大气污染智能化防治。建立大气“天空地”一体化溯源防控平台,运用无人机、监测走航加强涉气污染源现场排查,提升大气巡查排查标准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三十二)提升水环境污染治理精细化水平。构建白龙湖三水一体协同管控体系,开展协同管控体系基础建设,建设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和湖区风险源监测与环境应急平台,推动建立入河排污口动态监管平台,进一步提升全市水环境智能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三十三)加强碳排放数智化管理。支持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铝行业节点,推动广元中孚等龙头企业探索开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与认证,提升应对涉碳绿色贸易壁垒能力。进一步宣传推广碳排放数据平台应用,优化监管服务模式,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碳标准互认。(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广元海关)
十三、强化支撑保障
(三十四)探索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依据全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授权运营等实施办法和相关的数据产权登记、数据安全流通等制度文件,推动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交易。(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
(三十五)加快政务数据汇聚。建设集政务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开放、登记、授权运营等功能为一体的市一体化数据管理系统。开展政务数据汇聚攻坚,加快建设自然人、法人、空间地理基础库。(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
(三十六)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持续开展数据企业登记入库、培育认定,发布一批数据资源企业、数据技术企业、数据服务企业、数据应用企业、数据安全企业、数据基础设施企业入库名单。持续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措施。(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
(三十七)积极参与赛事活动。积极参加数字四川创新大赛和“数据要素×”大赛四川分赛等国省重点赛事,持续打造具有广元特色亮点的典型案例和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
